梧州零距离网-梧州日报记者 郭俊杰
“求每周三的晚上西堤路骑行搭子,装备自带,骑完即散”“白云山晨练搭子招募,能坚持打卡的来”“备考教师编制,求学习搭子互相监督”……时下,“搭子”一词正在青年社交圈中盛行,从健身登山到文化探店,从备考学习到游戏“开黑”,年轻人正通过“精准匹配”的轻量化社交模式,重构城市人际关系网络。
打开某社交平台,输入“梧州搭子”等关键词,就会弹出数十条“组局”帖,记者浏览发现,梧州“搭子”需求覆盖娱乐、运动、学习等多元领域。既有网友明确“某天爬山”的临时组队需求,也有寻找健身、读书等具有某类共同爱好的长期“搭子”,更有不少用户组建“搭子群”,定期发布烧烤、徒步、打球、剧本杀等活动信息。
“00后”网友“欣欣”近日发布了“梧州徒步搭子组队”帖子,引发不少网友关注,大家纷纷留言表示想进群。记者加入该群后看到,已有近200人进群。群公告显示固定活动安排:每周二、周四、周日上午9时30分爬白云山(或其他山),周末晚8时30分打羽毛球。
5月4日,9个“搭子”在群内自由“组局”徒步登岑溪天龙顶。“我们的群就像一个‘兴趣连接器’,有人分享美食攻略,有人组队运动健身,核心就是让社交回归‘共享快乐’本身。”群主“欣欣”介绍,建群初衷是打造“无负担社交”平台,通过细分场景降低年轻人的社交门槛。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找“搭子”?“和‘搭子’相处就像开‘社交盲盒’,每次都有新惊喜。”加入3个不同类型“搭子群”的市民陈女士分享了她的体验,上周她刚与骑行“搭子”完成桂江40公里骑行,本周计划和读书“搭子”到市图书馆打卡。她坦言,这种“目标明确、结束即散”的相处模式,让她无需费心维护复杂的人际关系。
记者了解到,这种“边界清晰、需求纯粹”的相处模式,也正是年轻人选择“搭子社交”的主因,其中,高性价比更是“搭子社交”的重要推手。“欣欣”向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拼车从市区前往岑溪天龙顶平摊路费后人均不到20元,选择下午时段去KTV唱歌人均消费不到10元,探店时每人点一道特色菜,既能多尝几道菜又避免浪费,人均消费也不高。这种AA制社交模式,让学生和职场新人实现了“社交自由”。
不过,“搭子社交”也存在一定风险。“欣欣”的社群总结出一套安全做法,首次“组局”首选白云山、西堤路绿道等市政监控覆盖区域,采用“预付AA制”规避费用纠纷,建立“信用档案”,对累计爽约超3次的成员实行“社交拉黑”。
从骑楼城探店的“美食搭子”,到白云山晨练的“运动搭子”,“搭子社交”正成为青年生活新形态,这种轻量化社交既满足了年轻人对共同兴趣的追求,又避免了传统社交的压力负荷。随着安全机制的逐步完善,这一社交模式或将在新英体育,新英体育app生活场景中得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