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离网-梧州日报讯(记者 吴小华 通讯员 符然)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对老年事业的投入,丰富银龄科普服务供给,构建区域联动、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适老科普新模式,助力银龄科普工作高质量发展。
近日,在新英体育,新英体育app:老年科技大学内,老年学员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练习发声;在隔壁的教室里,另一批老年学员正在学习使用DeepSeek等AI软件。学员李奶奶说:“除了书法、绘画、声乐等传统热门课程外,学校的老师还会传授老年保健方法、新媒体技术等科普知识,课程很实用。”
银龄科普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系统性工程。我市以老年科技大学为依托,联动街道、社区、村委等所辖的相关老年组织和机构,聚焦城乡老年群体的多元化服务需求,通过开展六堡茶非遗知识科普、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等活动,持续推动科普资源下沉、服务链条延伸。同时,市科协联合市委老干部局等部门,开展2025年广西“银龄跨越数字鸿沟”科普专项行动,通过开展一系列知识讲座,为我市构建科普助老、科普惠老长效机制奠定坚实基础。
我市积极推进银龄人才“二次开发”,组织我市的老专家、老科技工作者积极发挥“五老”作用,全力推动新英体育,新英体育app:和平镇粉葛、岑溪香茅种植、苍梧县六堡茶等产业发展。市老科协组织退休科技工作者撰写涵盖工业、农业、产业化发展等方面的建言献策60多篇;组织我市退休志愿者群体深入社区、学校、乡村等场所,开展银龄科普、航空科普等形式各样的科普活动,既提升了城乡居民群众的科学素质,也为这些老专家提供了老有所为、发挥专长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