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半年报披露季,各家上市公司纷纷竞逐财报“秀场”,让半年报“活”起来。其中,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2021年半年报封面别具一格。报告封面上的数字“2021”由一组员工“大头照”组成,扉页的108位员工朝气蓬勃;报告的显著位置披露了邮储银行的战略定位和企业文化理念体系,简单清新、阳光透明、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跃然纸上……一张张笑脸,折射出这家年轻国有大行以人为本的理念、对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视;一个个细节,也揭示了这家12万亿资产零售大行持续稳健发展背后的文化力量。 
图片来源:邮储银行2021年半年度报告 中国邮政储蓄可追溯至1919年开办的邮政储金业务,“普惠”与“稳健”的基因在那时起就深植于血脉。“回顾百年邮政金融史,我们无比自豪。”邮储银行董事长张金良介绍,“邮储银行收集了全行16万份调查问卷,深入调研走访,研究标杆企业,提炼出邮储银行的企业文化。”可以说,这套文化体系既传承百年邮储的文化基因,又具有前瞻视角,凝聚了历代邮储人的智慧和汗水,承载了新一代邮储人的期许和理想。 
图为邮储银行2021年半年报扉页的员工“照片墙”,其中包括“全国劳动模范”拜丽(第十排左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马沛祥(第四排右三)、北京香山支行行长刘玉萍(第十排右二)、邮储银行金融科技领域领军人才邓萍(第三排左三)。 半年报中一个个笑容洋溢的邮储银行员工正是新一代邮储人的缩影。据了解,其中包括一些优秀模范代表,例如:“全国劳动模范”拜丽,是一名优秀的理财经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马沛祥,探索“蔡川模式”助力宁夏蔡川村脱贫致富;北京香山支行行长刘玉萍,带领员工常年为听障群众提供手语服务;“邮储银行巾帼建功模范”邓萍,是该行金融科技领域的领军人才。 成立短短14年,邮储银行如何从成立之初资产总额1.6万亿元到如今资产规模和AUM(管理零售客户资产)双双突破12万亿元,并跻身“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第15名?让我们从邮储银行中期业绩中一探究竟。 文化聚力 据半年报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邮储银行拥有近4万个网点,服务个人客户达6.3亿户,资产总额12.22万亿元,负债总额11.47万亿元。 这么一家庞大的机构,如何能够将公司战略部署与经营决策传导为各级员工的执行力?张金良认为,企业战略规划能否落地,既取决于规划本身是否科学务实,也取决于制度的保障、机制的完善,更取决于是否有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来引领。 在他看来,1919年邮政储金业务开办伊始,就提出了“人嫌细微、我宁繁琐;不争大利、但求稳妥”的16字经营方针,可以说“普惠”与“稳健”的基因深植血脉。“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壮大的邮储,就像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朝气蓬勃、蒸蒸日上。”张金良表示。 一年企业靠运气、十年企业靠管理、百年企业靠文化,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基业长青的保证。邮储银行在半年报中展示了该行的企业文化理念体系。例如,“普惠城乡,让金融服务没有距离”的使命,“建设客户信赖、特色鲜明、稳健安全、创新驱动、价值卓越的一流大型零售银行”的战略愿景,“有担当、有韧性、有温度”的企业精神,在价值观中则突出了客户、诚信、稳健、员工、专业、创新等关键词…… 邮储银行北京海淀区香山支行行长刘玉萍身体力行的实践,就是对该行企业文化的生动诠释,也是邮储银行员工优良工作作风的缩影。为了服务好香山支行附近的很多听力残疾人士(橡胶福利厂的退休职工),刘玉萍请来聋哑学校的专业手语老师,利用下班时间手把手教员工学习。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刘玉萍发现沟通还是有困难。原来是这些听力残疾客户使用的手语并不全是通用手语,很多是香山地区使用的“方言”手语。刘玉萍没有放弃,寻找到熟悉“方言”手语的老师学习,终于带领支行员工掌握了用“方言”手语沟通办理银行基本业务,收获了听力残障客户的好评。 十年来,邮储银行香山支行手语培训的新员工和轮岗员工已经超过100人,支行员工每天练习巩固手语服务技能,为的就是能够向听力残疾客户提供真心用心贴心的金融服务,做好特殊公共服务,为群众办实事,做群众的暖心人。 成立14年来,邮储银行正是依靠着这样的使命和企业文化,从一家传统储汇机构到股改、引战、AH两地上市,再到组建中邮消费、中邮理财子公司,获批筹建“邮惠万家”直销银行,实现了从单一的储蓄机构到多元化综合金融机构的蜕变。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末,邮储银行资产总额和管理零售客户资产(AUM)双双突破12万亿元,业务规模创历史新高。 
图片来源:邮储银行2021年半年度报告 值得关注的是,半年报提及的10条“邮储人共识”,提倡简洁高效、务实有为、团结协作,甚至都已在业内引发共鸣。例如,“发简明的文,开有用的会,说简洁直白的话”“职务不等于权威,创造价值才会被尊重”“深入市场,贴近客户,脱离一线只能是纸上谈兵”“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马上就办,办就办好”“少发无效指令,让一线轻装上阵”…… 
图片来源:邮储银行2021年半年度报告 张金良表示,在邮储银行连续三年开展的全行不记名问卷调查中,邮储人对自身工作满意程度大幅提升,大家充满了干事创业的热情。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这家年轻的国有大行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前进步伐更加坚实。近期,国际三大评级机构惠誉、穆迪和标普全球陆续发布对邮储银行的2021年评级结果,分别给予邮储银行“A+”“A1”“A”的评级,展望均为稳定,评级结果均保持中国银行业最优水平。在英国《银行家》杂志发布的2021年“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中,邮储银行按一级资本排名首次进入全球银行20强,排名大幅上升7位至第15位。 人才强行 对于一家企业来说,员工是最重要的资本。互联网时代择业范围更加广泛,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以及如何建设一支专业的人才队伍,对银行业形成了极大的考验。 张金良在邮储银行2021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表示,该行将通过灵活的机制、开放包容的文化广纳人才,集百家之长,成邮储之业;通过完善的培训、科学的成长路径培养人才,提升队伍专业性,以专业创造价值;通过市场化的激励、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选拔人才,开发员工潜能,成就员工梦想。 人才库建设方面,邮储银行创新选人用人方式。据了解,该行积极开展高级、中级、基层三级人才库建设,树立和强化“人才出自竞争”的观念,搭机制、建平台,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通过公开的平台、公平的规则和公正的评判,使一大批优秀干部脱颖而出,鲜明树立“重品德、重才干、重担当、重实绩、重公认”的用人导向。邮储银行半年报显示,该行已完成500人左右的高级管理人才库、2000人左右的中级管理人才库、8000人左右的基层管理人才库建设,为下一阶段有计划地培养使用优秀年轻干部、加强干部人才战略储备、优化班子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薪酬福利管理方面,邮储银行围绕发展战略及经营重点,突出业绩和价值创造导向,进一步优化薪酬管理机制。对于高端紧缺人才,邮储银行探索推进市场化薪酬分配管理,发挥市场化薪酬人才的引领作用。 人才培养方面,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邮储银行紧扣经营管理与发展形势,共举办各类线上线下培训班17000余期,培训员工154余万人次。 全国劳动模范、邮储银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支行理财经理拜丽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拜丽认真研究每一支在售理财产品并做好笔记,产品的投资方向、特点等都记得清清楚楚。产品多了,拜丽就做成台账的形式,方便记忆和查询。只要客户有投资需求,不论金额大小,拜丽都会提前到达网点,做足准备工作。 为了帮助新英体育,新英体育app的客户系统了解专业金融知识,拜丽还经常在支行组织理财沙龙活动,普及理财方面的知识。作为一线员工,拜丽曾连续几年在邮储银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分行取得个人理财业务业绩第一的成绩,11年间累计销售理财产品超23亿元,切实满足了客户理财需求。 2015年,拜丽获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劳动模范”后,邮储银行新疆分行在她所在的支行创建了“劳模创新工作室”,并把支行作为新入职员工的培训基地。拜丽肩负着带头人的责任,工作室先后培养出多位个人金融服务专家和优秀标兵,还有员工成长为支行副行长、营业部主任和优秀理财经理。 可见,专业通道同样能通往职业巅峰。据了解,邮储银行建立了“纵向能晋升、横向能转换”的职业发展通道,鼓励员工根据个人特点和专业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让员工在专业序列中也能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深耕乡村 业务上,邮储银行定位于服务“三农”、城乡居民和中小企业,致力于建设一流大型零售银行。 “我来邮储银行的这段时间到乡村调研,发现我们广大农村地区的融资需求还没有得到充分满足,这也是非常重要的市场和机遇。”邮储银行新任行长刘建军在该行中期业绩会上直言,这也是刘建军正式履新后首次亮相。 “邮储银行县域及以下的网点占比接近70%,与广大县域客户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获得了强烈的认同感。”刘建军表示,邮储银行县域及以下存款业务占全行的比重将近70%,在县域市场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未来在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方面大有可为。 与此同时,邮银协同也是邮储银行深耕乡村蓝海的独特优势。刘建军表示,邮政集团有百万员工,并建立了农村电商平台和众多农村邮乐购店,搭建了许多独具特色的“三农”服务场景,形成了“物流、商流、资金流”优势,这些都可以为邮储银行未来“三农”金融业务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场景和数据支撑。 
图片来源:邮储银行2021年半年度报告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末,邮储银行涉农贷款余额1.5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049.84亿元,余额占全行各项贷款的比例约为四分之一;邮储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8905.03亿元,占全行各项贷款比例超过14%,稳居国有大行前列。 邮储银行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泾源县支行行长马沛祥,见证了蔡川村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蜕变。2008年,邮储银行宁夏分行成立后,马沛祥和同事到蔡川村进行调研。蔡川村路不通,马沛祥和同事靠着双腿走访了全村358户村民。经过调查研究,马沛祥发现蔡川村适合种植牧草,有发展草畜产业的基础,但是缺资金、缺产业、缺技术、缺抵押物。经研究,他和同事们探索出“大户保小户,富裕户保贫困户,村干部、养殖能手任意保三户”的互相担保模式,为新英体育,新英体育app的村民发展养殖业提供了担保贷款,打通了金融扶贫的“任督二脉”。在金融助推蔡川脱贫中,经过马沛祥和同事们坚持不懈的探索,“产业引领+能人带动+金融帮扶”的金融扶贫模式——“蔡川模式”应运而生。 |